路志正
主任医生,首届国医专家,寰宇名老中医药学术阅历经受处事教导师长、博士后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毕生声望主任委员等职。幼承家学,通古博今,从事中医80载。当前期颐之年,身材答应即坚决一线门诊。
路老以为湿邪不独南边常见,朔方亦多湿邪。湿邪的起原,有寰宇人之分。寰宇之湿伤人,诚为外湿,而饮食所伤,多为内湿。湿邪伤人极易困遏脾阳,而见湿困脾土。他治湿留神宣通三焦气机,湿邪的变化以及甘淡渗湿,清热利湿等,即所谓的“通化渗三法”。
湿秘,是因湿邪致使的便秘。早在《*帝内经》就有联系叙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幽冥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干涸。跗肿骨痛阴痹.....时眩,大便难。”宋朝严用和在《济生方·大便》中提议湿秘之名,曰:“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明朝诸医家进一步明了了湿秘的病机,如明朝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曰:“湿秘者,湿热蕴结,津液弗成而秘涩也。”解释湿秘的病机主借使湿阻气滞,推进无力。张景岳进一步道出湿秘的病机和特色:“湿秘......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弗成耳。气之弗成,即虚秘也,亦阴结也。(《景岳全书·杂证谟》)”湿秘是脾胃气虚,湿气内存,起落失司,大肠运化推进无力,肠道气机不畅,致使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窘迫。祛湿降气为湿秘的紧要调节办法,凡苦寒攻陷、滋阴润下,寒凉之法,皆属忌讳。国医专家路志正教学提议疗养脾胃的十八字目的,即“持核心,运四旁,怡情志,调起落,顾润燥,纳化常。”他以为湿秘的调节,可使用“持核心,运四旁”的思惟。路志正以为,湿秘出自肠道,根在脾胃,调节应以运、降、通为主,调脾为先,弗成图短暂之快而妄用攻陷。正如朱丹溪所说:“如妄用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临床调节湿秘常将运、降、通三法联结使用,使运中有降,降中有通。调节首先应降胃气,以祛湿导浊为通,罕用和胃导浊降气药有姜半夏、旋覆花、槟榔、厚朴花、广木香、生白术、炒枳实、苏梗、荷梗。
同时思量到湿气黏于肠道,湿气不除,便秘难明,故降气同时应连系健脾除湿之药,如生*芪、五爪龙、生山药、肉豆蔻、干姜、乌药等。
大肠的传导再有赖于肺气的肃降,故路志正调节湿秘常加宣肺、肃肺、清肺的药物,肺脾同治。药用杏仁、瓜蒌、紫菀、百部、炒莱菔子等降肺气,通水道祛湿。
肝能调达脾胃的起落,肝气不调,则脾胃起落失和,故调节湿秘调肝也很急迫。路志正在调脾胃祛湿同常常酌加九香虫、八月札、沉香、丁香、娑罗子、槟榔、青皮、大腹皮等疏肝调气的药物。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是以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脾肾宛如亲手足,脾虚湿秘与肾脏也不无联系,故调节湿秘,本着阴结者温之,气滞者劝导之的规则,可酌加何首乌、白芍、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等。总之,调节湿秘需以运、降、通为规则,连系五脏疗养调节,可收到梦想的功效。以下举路志正调节湿秘的病例一则。案例方某,女,15岁,高足,年2月3日初诊。大便干枯3年,未予调节,最近大便干枯加剧,数日1行,服用麻仁润肠胶囊不效。脸部看来斑点,双腿有硬币巨细皮疹,瘙痒。一贯喜食生冷,最近纳食不香,睡觉平常,小便*,月信周期平常,量稍多,白带量多,舌淡苔白稍*,脉沉弦。证属湿浊中阻便秘。治以健脾和中,芬芳化浊法。
处方:藿香梗10克(后下),荷梗10克(后下),炒苍术12克,生白术20克,厚朴花12克,薏苡仁20克,桃仁10克,炒杏仁10克,茯苓20克,车前子12克(包煎),椿根皮15克,鸡冠花12克,皂角子8克,晚蚕砂12克(包煎),甘草8克。14剂。
药后便秘改观,逐日1行,双下肢皮疹消逝,白带稍减。乃药后脾胃和,气结之症渐除,但仍湿浊尚盛,继以疏肝健脾、祛湿固带为法,故以上方稍做加减,续进14剂。
按:本案患者素嗜冷食,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肠道不利而致便秘。方中藿香梗、荷梗芬芳化浊;苍术、白术燥湿健脾;炒杏仁、厚朴肃降肺胃之气;茯苓、车前子、薏仁渗湿、利湿;椿根皮、鸡冠花、晚蚕砂清热利湿止带;桃仁活血润肠;皂角子辛润以通便。全方标本兼治,使湿浊去,肠胃通,便秘得除。
新书预报,敬请盼望版权阐明
本文摘自《华夏中医药报》年8月14日第四版,做家:苏凤哲。
注:文中所波及百般丹方、验方等仅供参考研习,不能做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担负由此形成的任何负担!所有遵医嘱,切弗成给自身妄下诊断。
杏林墨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