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血府逐瘀汤使用体会
TUhjnbcbe - 2022/7/10 17:28:00

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水煎服。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

①头痛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②胸疼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栝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③胸不任物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

④胸任重物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⑤天亮出汗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⑥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⑦心里热(名曰灯笼病)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副血活热退。

⑧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⑨急躁平素和平,有病躁急,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⑩夜睡梦多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副痊愈。外无良方。

⑾呃逆(俗名打咯忒)

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⑿饮水即呛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⒀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⒁小儿夜啼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副痊愈。

⒂心跳心忙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⒃夜不安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⒄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⒅干呕无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⒆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副可愈,重者两副。

本方是清代王清任所创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从所治疾病来看,有19种之多。这些病证虽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瘀血证据,就可用本方治疗。结合现代医学,这些病证基本属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方面疾病。现代常加减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之胸痛,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溃疡病、神经官能症,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昏头痛、精神抑郁,属于瘀阻气滞者,均取得一定疗效。

本方主治胸中血瘀证。可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其中,又以胸脯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特异性方证。

本方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牛膝而成,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共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

气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赖于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故配柴胡疏肝解郁,枯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一升一降,宽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瘀去新生。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为理气活血化瘀名方,配伍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

①气血同治。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气,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

②活中寓养。即活血理气之中寓养血益阴之品,药如当归、生地、甘草,使活血理气而无耗血伤阴之弊,祛瘀而又生新。

③升降同用。方中柴胡与牛膝、桔梗与枳壳的配伍,乃升降合用,调达气机之法,使气血升降和顺。

王清任认为隔膜的底处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根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王氏创立了血府逐瘀之剂,故名“血府逐瘀汤”。

加减法:

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香附;

瘀在少腹者,加蒲*、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九香虫;

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二榜、莪术、制大*或水蛭、贏虫等;

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本方为清代王清任所订,从组成药物分析,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其病机关键在于血瘀,兼见气滞,故治疗当以活血祛瘀为主,辅以疏肝理气。

王氏将瘀血所生的疾病,大致按入体的部位来分证,因此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证,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证,立少腹逐瘀汤治少腹血瘀积块或妇女月经不调之证。以上各方和血逐瘀汤异中有同,可以说是血府逐瘀汤的姊妹方。

使用注意

因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拓展:原书本方主治病证多达19种之多: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脊闷、急躁、夜睡多梦、呃逆、饮水即呃、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千呕、晚发一-阵热。

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故临证时较难掌握。但只要牢牢把握血府血瘀的五个方面:①疼痛痛有定处;②情志的改变;③胸中异常感觉;④发热失眠;⑤血瘀之舌脉,则辨证施治有章可循。

案例分析

王某,男,54岁,初诊:夜间入睡困难10年。患者10年前家庭变故后开始出现夜间难以入睡,伴多梦易醒,口干,烦躁不安,医院求治,诊断为“睡眠障碍”,经心理治疗及中西药治疗均疗效不佳,阅览既往中药处方,多以养心安神之品为主。目前服用艾司唑仑,每晚睡眠时间不足4h。刻诊:面色无华,倦怠懒言,入睡困难,夜梦纷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紫、苔少有裂纹、舌下络脉青紫,脉细弱无力。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辨证属瘀血内阻,气阴亏虚。治宜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予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用:太子参、龙骨、牡蛎各20g,麦冬、桔梗、枳壳、牛膝各15g,五味子、生地*、桃仁、红花、赤芍各10g,三七粉3g,当归、柴胡各6g。7剂。颗粒剂,冲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各温服mL。

二诊: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每晚能保证至少5h睡眠时间,且夜梦、口干、便干等症明显缓解。已自行停用安眠药。守方续服巩固疗效,3个月后电话随访每晚睡眠可达6h以上。

按:形成失眠的原因颇多,但其基本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瘀血是导致失的重要病因之一,从而开创活血化瘀法治疗失眠的先河。笔者认为顽固性失眠遵循中医“久病易瘀”、“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提出从瘀论治,运用血府逐瘀汤酌加破血通络之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临床总结表明失眠患者尤其是较顽固者,多夹杂虚证,而活血化瘀之品亦有耗气伤阴的弊端,临床选方用药不可一味祛邪,应根据病情酌加扶正之品。该案例患者长期失眠,结合病史及舌脉情况,瘀血因素必然存在,但同时合并气阴两虚之证,因此遣方用药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最终达到瘀去眠安之奇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府逐瘀汤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