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名医刘复兴治痤疮秘验方清热消痤饮
TUhjnbcbe - 2022/5/10 14:54:00

国家级名医刘复兴《清热消痤饮》

*芩15g,云*连10g,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蒲公英30g,滇重楼30g,生地30g,丹皮15g,皂角刺30g。

清热解*,凉血泻火。痤疮(肺风粉刺),肺胃积热型。症见多于颈、颜面、胸、背等处生粉刺,颜面潮红,或有脓疱、结节、囊肿等,舌红,苔薄*,脉数。水煎服,每2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本病多因素体阳热偏盛,营血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致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等而发本病。宜用清热解*,凉血泻火之法治之。方中用大苦大寒之云*连、*芩为君药:*连清泻心火,因火主于心,泻火必先泻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降,并且兼清中焦之胃火;*芩清泻肺火,芩、连合用,清热泻火以去肺胃之积热,故为本方之君药;生枇杷叶、生桑白皮助芩、连清泻肺胃之热,并可载诸药上消散痤疮之效,四药皆为臣药;然苦寒之品有伤阴之弊,故配伍生地清热凉血、养阴;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清血中之伏热,有消痈散疮之效;皂角刺辛散温通,性锐力利,活血消肿散结,攻走血脉,直达病所,既具攻散之力,复兼开导之能,且能缓解芩连等苦寒伤胃;上述3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有清热解*、凉血泻火之效以消除痤疮。热*盛者加金银花、野菊花;挟湿者加生意薏苡仁、土茯苓;囊肿多者加夏枯草:结节多者加三棱、莪术、水蛭;大便干结加生何首乌或生大*;素有胃痛者加郁金;咽痛者加牛蒡子,重者加马勃、青黛。本方为治疗痤疮的有效方。亦可用于治疗毛囊炎、酒渣鼻。方中的白皮及枇杷叶,必须生用,炙者效差。脾胃虚寒者慎用。白某,男,22岁,年10月9日初诊。面部丘疹、结节、脓疱,反复发作5年,近半年来加重,曾服用过四环素、美满霉素及抗生素针剂,症情虽有所控制,但不过几日新疹又出现,此起彼伏。查:面部皮肤油腻,面部布满黑、白头粉刺,前额、面、颊部有密集红色丘疹,其间散在*豆大小之结节及脓疱,部分溃破,由于反复不断地挤压,使颜面部多处形成凹陷、瘢痕及色素沉着;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凉血泻火。处方名:清热消痤饮加味。药物:*芩15g,云*连10g,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蒲公英30g,滇重楼30g,生地30g,丹皮15g,皂角刺30g,野菊花30g,生何首乌30g,蜈蚣2g。用法用量:上药冷水浸泡1小时后,小火煎煮,沸后5~10分钟离火,每次服用ml,每日煮2次,每剂连用2天。药渣勿弃之,再煎煮,沸后,滤渣,温后加老陈醋约30ml,敷患处,效更佳,忌口。治疗2周后,痤疮平复治愈。仍留因挤压形成的凹陷性瘢痕及轻度色素沉着。

刘复兴(-),男,年4月生于印尼雅加达,祖籍广东梅县。为全国第三批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首批省级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誉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委员、云南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云南中医药学会皮肤、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性病专业委员长会副主任委员、云南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顾问、《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云南省干部医疗保健会诊专家成员。

年云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精于外科,尤擅长皮肤疮疡疾病的诊治。强调“外病实从内发”,提出“气血、脏腑”是外科皮肤疮疡病疾病的主因;“湿、热、痰、瘀”是外科皮肤疮疡疾病的根本;“风、寒、湿、热、燥、火、虫、*”是外科皮肤疮疡疾病的外因。临证重辨证论治,用药在精不多。擅用虫类药如蜈蚣、乌梢蛇、全蝎、僵蚕、水蛭、地龙、地鳖虫、守宫、九香虫等及云南地区草药以治顽疾。研制有皮肤内服方1-14号方药,以治痤疮、痒证、银屑病、损容性皮肤病、痰核、性传播疾病等各种外科皮肤疮疡疑难疾病;皮肤外洗方1-6号方药,以治渗出、溃烂、瘙痒、红、肿、热、痛、各种疣、损容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等;外用“消核膏”以治各种肿块,如乳癖、甲状腺腺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外用“消肿膏”以治各红、肿、热、痛证,如乳腺炎、丹*、蜂窝组织炎、痛风等;还有“祛斑面膜粉”、“痤疮膏”等,以上方药均由可内服的中草药组成,无*副作用并因“简、便、廉、效”享誉省内外。

著作:《中医基础与临床证治》(任编委);《难治病中医证治精华》(任副主任编);《长江医话》(参与撰稿);西班牙中医系列教材《外科学》(任主编)。论文:《外科疮疡的辨证论治》《发挥中医优势,促进外科建设》《中医学对皮肤病的认识及治疗法则》《荨麻疹辨治一得》《中医对影响美容的皮肤病的辨证论治》《外科“消、托、补”三法的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皮肤病》等二十余篇。

别名:山茶根、*芩茶、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胎动不安。

别名: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为毛茛科植物*连、三角叶*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别名:卢橘。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归肺、胃经。苦,微寒。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别名:桑根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归肺经。甘,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别名:*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归肝、胃经。苦、甘,寒。清热解*,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疸,热淋涩痛。

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华重楼、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归肝经。苦,微寒;有小*。清热解*,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别名:野地*、酒壶花、山烟根、怀地*。为玄参科植物地*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后者习称“生地*”。鲜地*:甘、苦,寒。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鲜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别名: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跌扑伤痛。

别名:天丁、皂丁、皂荚刺、皂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归肝、胃经。辛,温。消肿托*,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惊绝雕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刘复兴治痤疮秘验方清热消痤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