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良姜,香附,吴茱萸,苏叶,苍术,川朴,陈皮,半夏,茯苓,柴胡,枳壳,白芍,砂仁,木香,甘草。
主治:感受寒邪,胃脘隐痛,痞胀,嗳气,纳差,口泛清水,舌苔薄白,脉弦紧。
亦主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因受凉而急性发作表现为上述诸症者。
加减:客寒较甚者加桂枝、附块;疼痛较重者加川楝子、元胡;脘胀甚者加乌药、槟榔;伴有宿食不化者加焦楂曲、炒二芽;有胃脘灼热感者加蒲公英;有郁热泛酸者加川连。
02香苏平胃散组成:香附,苏叶,陈皮,苍术,川朴,半夏,茯苓,砂仁,藿香,枳壳,甘草。
主治:感受客寒,胃脘痛胀,嗳气,纳谷不思,或大便溏薄,呕吐清水,舌苔薄白,脉紧弦。
亦主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急性发作而见有上述诸症者。
加减:感寒较深者,加桂枝、附子、吴茱萸、良姜,四药可任选一两味加入;吐酸者加吴茱萸、乌贼骨、大贝;纳差者加焦楂曲、炒二芽、鸡内金;肝气重者加柴胡、白芍、木香;脘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
03桂附平胃散组成:桂枝,附子,苍术,川朴,陈皮,木香,砂仁,枳壳,白芍,甘草。
主治:感受客寒较重,四肢厥冷,肢体疼痛,胃脘痛胀,嗳气,中宫厥冷,呕吐腹泻,舌白脉沉紧者。
亦治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而见有上述诸症者。
加减:疼痛较重者加川楝子、元胡;气滞者加柴胡、香附、乌药、槟榔;宿食者加山楂、六曲、二芽;兼腹泻者加茯苓、薏米、大腹皮、藿香等。
04香苏越鞠左金丸组成:香附,苏叶,苍术,六曲,川芎,吴茱萸,川连,陈皮,半夏,川朴,柴胡,枳壳,白芍,木香,砂仁,甘草。
主治:肝郁气滞化火,胃脘痛胀,连及两胁,嗳气,吞酸,纳差,脘痞不适,脘中灼热烧心,舌苔薄*,脉弦。
亦治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胃肠病而表现为肝郁气滞化火诸症者。
加减:胃脘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胀甚加乌药、槟榔;泛酸重者加乌贼骨、大贝、瓦楞子;嗳气重者加代赭石、沉香;食不消化者加焦楂曲、炒二芽、鸡内金;有灼热烧心者加蒲公英、*芩等。
05颠倒木金金铃四逆散组成:木香,郁金,金铃子,元胡,柴胡,枳壳,白芍,甘草。
主治:胃脘胀痛,嗳气,脘胁间苦闷不适,上下左右游痛,舌苔薄白,脉弦者。
亦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胃肠病而见有肝郁气滞所致之胃脘痛胀、游痛等症。
加减:有痰饮水气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嗳气甚加川朴、沉香、香附、砂仁、消化不良者加鸡内金、炒二芽、焦楂;泛酸者合左金丸、瓦楞子;大便发黑者加五灵脂、蒲*、白及、乌贼骨等。
06三合汤组成:良姜,香附,川楝子,元胡,檀香,丹参,砂仁,百合,乌药,甘草。
主治:顽固性胃脘痛久不愈,胃脘痛久治不愈,气血寒热夹杂,表现为胃脘痛经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胃脘痞胀而痛,或胃脘灼热、泛吐酸水、脉弦等症。
亦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胃肠病而表现为上述诸症者。
加减:肝气重者合四逆散、木香、郁金;泛酸者加左金丸、瓦楞子;有大便隐血者加五灵脂、蒲*、白及、九香虫;脘中灼热重者加蒲公英、川连,去良姜;消化不良者加焦楂、炒二芽。
07加味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香附,砂仁,川楝子,柴元胡,枳壳,白芍,陈皮,甘草。
主治:胃脘痛因肝气郁结而发作者。表现为胃脘痛胀,两胁苦满,发胀,自觉有气上下左右游窜状作痛,嗳气频作,舌质微红,脉弦细者。
亦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胃肠病而见上述诸症者。
加减:泛酸者加左金丸、瓦楞子;痛久伤阴者加百合、乌药、佛手;嗳气重者加代赭石、苏梗、降香;有痰饮者加半夏、茯苓;便血隐血者加失笑散。
08木金金铃左金失笑散组成:木香,郁金,金铃子,元胡,吴茱萸,川连,五灵脂,蒲*。
主治:胃痛延久,伤及血络,表现为胃脘痛胀,如刺痛状,嗳气,泛吐酸水,大便发黑,舌见瘀斑,脉弦细涩。
亦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十二指肠炎而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者。
加减:便血明显者加白及、地榆炭、三七;泛酸多者加乌贼骨、大贝、瓦楞子、螺蛳壳;痛甚者加百合、乌药、佛手;气滞者加柴胡、枳壳、白芍、陈皮、沉香;纳差者加焦楂、炒二芽等。
09加味旋覆代赭汤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参,半夏,陈皮,茯苓,苏子叶,川朴,前胡,沉香,枳壳,砂仁,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之嗳气频作,心下痞胀,呃逆,噎膈,舌苔薄白,脉弦。
亦治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食管癌及其他胃肠病而表现为上述诸症者。
加减:有泛酸水者加左金丸、瓦楞子;脾虚者加白术、山药;伴有疼痛者加川楝子、元胡、佛手、白芍;食饭哽噎不下者合启膈散方加减。
10姜桂六君子汤组成:干姜,肉桂,木香,砂仁,*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红枣。
主治:胃肠病后期,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胃脘隐痛,嗳气,泛清水,呕吐纳差,大便溏薄,面色*白,舌苔薄白,脉沉弱。
亦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凡胃肠病见有上述诸症者。
加减:有肝气郁结者合四逆散、加苏梗、川朴;肝气上逆者加代赭石、旋覆花、沉香;伴有泛酸者加左金丸、乌贝散;夹有消化不良、不能进食者加焦三仙、鸡内金;胃脘隐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11*芪建中汤加味组成:*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枳实,木香,砂仁,川楝子,元胡,乌贼骨,大贝,苏梗,佛手,陈皮,生姜,红枣。
主治:脾胃虚寒所致之胃脘隐痛,以空腹痛为主,得食则缓,脉沉缓或弱,并治消化性溃疡胃脘疼痛及其他胃肠病所见以脾胃虚寒为主的疼痛者。
加减:虚寒较甚者加炮姜、附子;有泛酸者加吴茱萸;疼痛不甚者去金铃子散;脾虚者加白术、山药、茯苓;夹有肝郁化火者可加左金丸。
12加减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连,炮姜,*参,白术,茯苓,陈皮,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生姜,红枣。
主治:寒热互结,心下痞闷,嗳气,便溏,纳差,舌苔薄白,脉濡。
并治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病见有中焦寒热互结、心下痞满、便溏、嗳气、干呕者均可运用。
加减: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加*芩、吴茱萸、蒲公英;热偏重者加*芩;泛酸者合左金丸、乌贝散;肝气上逆者加苏梗、代赭石、旋覆花;大便溏薄、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者可合痛泻要方,并加木香、槟榔、桔梗、薏米;肠炎腹痛甚者加吴茱萸、当归;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炒二芽。
13加味归脾汤组成:*芪,*参,白术,茯苓,木香,枣仁,当归,白芍,远志,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血虚不能濡养胃脘致胃脘隐隐作痛,按之则减,或血虚夜间胃脘嘈杂,心烦,或消化道出血属脾虚血不归经者,及便血后贫血等。
亦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肠肿瘤而见有上述诸症者。
加减:泛酸者加乌贝散;夹有肝气郁结者合四逆散;疼痛甚者合金铃子散;便血者加蒲*、白及、藕节炭、地榆炭,三七;消化不良者加焦山楂、炒二芽。
14启膈饮加味组成:沙丹参,大贝,茯苓,郁金,砂仁,半夏,陈皮,代赭石,三七,苏子,枳壳,白芍,川朴,甘草。
主治:噎膈病、食管癌及胃癌,吞食困难,嗳气不已,或泛黏水,形体瘦弱等。
加减:泛酸明显者加吴茱萸、川连、瓦楞子、牡蛎;血瘀明显者加桃仁、当归;茶水难进者加威灵仙、配合单方鸭血疗法、韭菜汁疗法等;
呕吐不止加竹茹、枳实、枇杷叶、芦根;纳差加焦楂曲、炒二芽、鸡内金;大便秘结者加大*、瓜蒌仁;有疼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15猪肚神方组成:猪肚1个,生姜g。
将二者洗净,生姜切片,放在猪肚内,置煨锅内,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煮,煮至猪肚烂熟,去生姜,吃猪肚喝汤。
一般2天1个,停数日可再进1个。可连进3~5个猪肚。
主治:慢性胃炎及慢性消化性溃疡后期巩固方。
凡胃肠病经中西药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即可用本方巩固,本方已治愈多人。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常见胃肠病中医药诊治》,沈开金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