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知道昆虫可以吃,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我还是个学龄前孩子,第一次跟随母亲到乡下姥爷姥娘家去。老人住在山东省潍河边的一个小村庄里,记得姥娘总是不停地迈动着小脚在院落里忙霍着,留着披发的姥爷则常常佝偻着身子咳嗽。
姥爷是个读书人,,是乡村里里的教书先生,姥娘常常数落姥爷干活不中用,可是种田不中用的姥爷却会抓蚱蜢。有一天我在土墙的窗台上看到一只碗里盛着十几只用草茎拴着的蚱蜢,浮上撒着几粒咸盐。我就问母亲“这是什么”,老娘听到我问,便搭腔说:“这是你姥爷抓的,攒多了炒炒吃。”果然不久后,一碟子香喷喷的炒蚱蜢就出现在饭桌上。起初我还不敢吃,姥爷做了示范后,我也跟着吃起来——真香!
那时乡下人不是年节很少有鱼肉吃,这油渍渍的炒蚱蜢已经可以算作美味了。后来姥爷还给我炒过豆虫(豆子叶茎上长的青虫)吃,感觉也不错。还记得有一次在农村的集市上也看到过卖炒豆虫的,豆虫放在面袋子李里,买的时候并不过称,一分钱能买好几只。也许有的人会问,炸一炸不是更好吃吗?可是那时的农人们哪里舍得耗费油啊!一般都是用盐腌一腌,再炒一炒,就很可口了。
在我上中学时我还吃过蝉蛹,那时小朋友们都叫它“知了龟儿”。在那个年代里,长长的夏日里男孩子少有不到山林中去粘知了的。记得有一次我在粘知了时,看到几只知了龟儿在树干上行走,就捉了拿回家,母亲便炒了给我吃,不吃不知道,一吃便惊叫:“哎呀,这么香呀!”在我的感觉里,似乎比花生米还香。后来我便不粘知了了,改成捉知了龟儿。
记得一天早晨雨后我到中山公园去,进入北门后就发现一棵树上竟然有那么多知了龟儿,我高兴极了,便一只只捉住放进布袋中,再换一棵树,再捉,一口气就捉了几十只。往回走的路上我就琢磨,怎么今天这么多知了龟儿出来呢?一想,噢,知道了——这是下雨的原因啊,因为雨水灌进知了龟儿的洞穴,它们在洞里呆不住了,所以才溜出洞穴的啊。所以从此每每夜间下了雨,清晨一早,我便会起身带上工具,到公园或者山林中去抓知了龟儿。
我在企业工作时,也偶尔有聚餐的机会。餐桌上也常常吃到昆虫,最常见的是蚕蛹,也吃过豆虫、蝎子、蝉蛹等。其中大蚕蛹吃的次数最多,但是因为皮太硬我感觉不如小蚕蛹酥香可口。但是对于蝎子我私下是很少问津的,它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实在让人不喜欢。
记得有一次上来一盘菜,服务生报道“红*爬雪山”,定睛一看,竟然是一盘堆起的粉丝,上面零星放置几只蝎子而已,我当即感到此名的不雅。不一会,尽管雪山岿然不动,“红*”却被爱好的人吃掉了。我当即向服务生提出此名不雅的意见,服务生虚心接受。
回想自己生活中吃昆虫的经历,大多是偶尔吃之,而蚕蛹却是吃得最多且较为经常的一种的一种。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父亲的一个朋友是周村人,他每每到我们家来访时,总是带着一包蚕蛹,平时父亲就常常炒一些做下酒菜,我们也跟着吃一点,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蚕蛹的好吃,也知道了周村是出丝绸的地方。知道了蚕蛹的味道后,我就常常叫父母到市场去买蚕蛹吃。
现在上了年纪,就更喜欢吃蚕蛹了,一是这种东西经济实惠,营养价值高,只要你常逛逛集市和农贸市场,一年四季基本上都能买到,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做起来简单吃起来省劲劲儿,而且富有营养。有一天走在路上,碰到一位女同事问我:“买的什么啊?”我说买的蚕蛹呀。同事说:“你敢吃吗?俺不敢吃!”我不禁笑了,蛹都不敢吃,遑论手脚齐全的成虫了。因为不敢吃昆虫,而失去了一种品尝美味甚至增加营养的机会,不也是一种遗憾吗?
在近年的新闻中,常常见到国外培养昆虫、吃昆虫的报道;又有报道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正紧锣密鼓地计划,将昆虫作为未来40年内,全球七十多亿人口所需牲畜和鱼类的替代品。据我所知,我们的先民尽管不知昆虫有什么营养,有什么高蛋白,但是却知道昆虫可以吃,可以充饥,可以活命。特别是在蝗灾之年,天上蝗虫遮天蔽日,大地上颗粒无收,树皮草根吃净后,只有蝗虫可吃。
这些情况,中国的古籍上都有所记载。另外,我们的先祖早就知道,昆虫不但可以果腹,还可以治病。据最早的文献《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列出的虫药就有百多种,如蚂蚁、蜜蜂、蟑螂、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土元等,甚至还有苍蝇。华夏先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朋友去泰国曼谷旅游,回来告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曼谷的街面上到处都有卖炸昆虫的小摊,少则五六种,多则十几种,蟋蟀蚂蚱蚕蛹都在其列。这让我想到,人的饮食习惯是可以改变的,鲁迅不是说过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佩服的。再想一想那螃蟹现在都知是美味,当初乍见乍吃时也的确够吓人的。说不定现在无人敢吃、愿意吃的东西,将来有一天可能成为人人争吃、抢吃的美味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