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知了
TUhjnbcbe - 2021/2/21 3:01:00
儿时的“玩伴”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很多儿时的“玩伴”,除了身边的“小伙伴”(人类伙伴),我们还有很多的“动物伙伴”,蜻蜓、蝴蝶、知了、蚂蚱、蟋蟀、蝈蝈、天牛、蜗牛、小狗、小猫、……以至于一不小心,触碰到的“放屁虫”(斑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动物玩伴”,我们的童年生活才是如此丰富多彩。

春天里头发上插着蝴蝶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追逐着蝴蝶的小男孩,这些都是美好的生活场景。如果我们热爱这些美好的事物,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看到这些事物的真性。

知了是夏天才有的昆虫,每年夏至以后“知了”就会现身。关于“知了”名称的来源,一开始不甚明了。因为家乡“知了”的鸣叫声很是单调,总是“知知”的叫,即“知、知、知……”。后来去了河南的一所农村中学读书,才知道原来“知了”有很多种,因为那里“知了”的叫声就是“知、了,知、了,知、了……”这时的我终于明白“知了”为什么叫“知了”了。

“知了”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动物,“知了”的幼虫在地下一般要生活2-3年(北美洲有一种17年蝉),“知了”的成虫其生命历程十分短暂,最长的也只能活一个夏天。所以《昆虫记》的作者G.H.法布尔说:“两年的地下潜伏,只为了一个夏天的辉煌。”庄子云:“夏虫不可以语冰”《外篇·秋水》。意思是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知了学飞行的故事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知了又名“蝉”,会“知了、知了、知了……”叫的“蝉”个头比较小,叫做“山知了”,因为它们一般生活在“山区”及其附近。关于“知了”为什么叫“知了”,童话故事中说它是因为骄傲,遇到什么事都喊“知了、知了”。

知了学飞行的故事:传说知了是不会飞的,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十分羡慕。于是,它就请大雁教它学飞。

大雁在教知了学飞之前,对它说:“学飞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学飞行,就得不怕苦才行。”

知了听了大雁的话后,便说:“只要您肯教我飞行,什么苦我都不怕。”

大雁见知了这么有信心,就答应教它学飞。

大雁首先教知了飞行的步骤。它叫知了坐在树上看它是怎样飞行的,并要知了把它飞行的步骤记下来。知了学得可认真了。没几天。就把飞行的步骤都记下来了。大雁见知了学得那么快,十分高兴。

接着,大雁又教知了学远飞。但此时的知了对学飞已经不敢兴趣了,它觉得自己已经把飞行的步骤记下来了,就是会飞了,既然会飞了,那还有什么好学的呢?从此,大雁所讲的每一句话,知了都把它当做耳边风,有时干脆就在大树上睡觉。

当大雁向它提出问题时,它就会说:“知了,知了。”转眼间,秋天到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成群的大雁一齐向南方飞去,知了也想跟着去,但当它开始飞时,才发现自己只能从一颗树飞到对面的一棵树上,根本飞不了多远,也飞不了多高。直到这时,知了才知道后悔,可是已经迟了。

《论语·为*》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关于知道的真谛。”中国谚语:“知己无知,乃知之始。”佛学常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已经“知道”了生死的真相吗?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我们对于很多事情往往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我们知道头发和指甲每天都在生长,却根本不知道头发和指甲是如何生长出来的。《楞严经》云:“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佛学的真谛是要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知道与证道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犯像“知了”一样的错误,只是“知了”的叫声,在我们人类的嘴巴里就变成:“知道了、知道了”这句话。我们可能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生命中的一切奥秘,实际上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表面的“皮毛”而已。不用说深远的,“微尘”是佛学经典中经常见到的“名词”,就“一粒微尘”而言,我们到现在都不了解它的真相。而内之“根身”,外之“器界”,皆是由“微尘”幻化而来。

释迦牟尼佛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圆满觉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什么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都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实际上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真正的自己”。被困于“众生知见”当中,就无法“如理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被“所知障”与“烦恼障”障碍着,也就无法“开佛知见”。《法宝坛经》云:“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我们了解“自己的真心”吗?

上面的故事说的是知了“得少为足”的毛病,我们有时候也有“得少为足”的毛病。《楞严经》云:“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对于真理的追求我们应该“识心达本、识自心源”,才能克服“得少为足”的毛病。

“知道”一词有“世间法”与“出世法”两个概念,在“世间法”中“知道”一词的含义肤浅,即“了解、知晓、明白”的意思,比如“我知道怎么烧干饭了。”这里的“知道”其实仅仅是“知晓”的意思。在“出世法”中“知道”一词的含义深远,“道”:宇宙人生的大道。“知道”即是“知晓宇宙人生大道”,“大道”即“佛道”,知晓佛道才能叫作“知道”。“出世法”的“知道”即是“证道”。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数日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饭食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呼吸间。”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世间法”的“知道”与“出世法”的“证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知道”是“证道”的前提,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知道”即是“得少为足”。五祖大师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证道)才能克服“得少为足”的毛病,我们才能从肤浅的“知道”,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向“证道”之路迈进。《证道歌》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法不依人;

依智不依识;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就“了”字而言,佛经有“了义经”与“不了义经”。“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是“四依法”之一,如果我们用“比喻”就可以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俗话说:“水流千里归大海”,此海即“大觉慧海”(毗卢性海),我们把“河流的干流”比喻为“了义经”,把“河流的支流”比喻为“不了义经”,“支流”是无法直接流入“大海”的,“支流”必须先汇入“干流”才能流入“大海”。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

我们以“长江”为例,“长江”的四大支流是:汉江、赣江、湘江、岷江。四大支流比喻“不了义经”,依靠“不了义经”是无法回归“大觉慧海”(一切智海)的,就像汉江、赣江、湘江、岷江四大支流无法直接流入“东海”一样。那么汉江、赣江、湘江、岷江的水如何才能流入“东海”呢?四大支流必先汇入“长江干流”,才能流入“东海”。“了义经”就好比是“长江干流”。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妙法莲华经》明示:“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二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好比“长江的支流”,“一佛乘”即“菩萨乘”好比“长江的干流”。

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可以帮助我们“识心达本、识自心源”,“了义”,即是“了断无明”,能知此意,“知了”二字即可解释为:“如有真知,便能了断。”

《小窗幽记》云: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意思是:佛只是个善于了却俗尘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聪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了却万事便是聪明;如果心中还有放下(了却)的念头,那便是还未完全了却。《证道歌》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蝉的幼虫”叫“蝮蜟”,“蝮蜟”与“蝉”之间的转变也是很好的喻体。

《佛说见正经》诸弟子。譬如蝮蜟生在土中。无声无翼。得时节气。转化成蝉。飞行着树。鸣声不休。

佛问诸弟子:宁可还蝉使入土成蝮蜟乎?

诸弟子言:实不可也。蝮蜟已变。去阴在阳。身形化异日当死亡。或为众鸟所啖。不得还作蝮蜟也。

佛言:诸弟子。生死亦如此。命讫身死。识神转徙。更受新身。五阴覆障。见习各异。于彼亦当老死。不得复还。不复识故面相答报也。如蝉在树不可复还作蝮蜟也。

慈悲与智慧

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知了”是我们儿时的“玩伴”,就像十分珍惜自己儿时的“人类玩伴”一样,我们同样应该珍惜身边的“动物玩伴”,而不是去捕捉、伤害、杀戮他们。《楞严经》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生物学家为了研究生物会去捕捉一些动物,但是他们绝不会伤害、杀戮他们。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这句经文的真谛,就能通达““一心同体”之法理”。过去由于不明“一心同体”之法理,或许犯过错误,而今明了“一心同体”之法理,就应该知错就改,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参考公案“蝉蜕示机”

感温禅师,是大同禅师之法嗣,一日携侍者游山,路见一蝉蜕。

侍者问:“壳在这里,蝉向甚么处去也?”

[言外之意是,人死了以后躯壳在这里,神识向什么地方去了。]

感温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却拈起蝉蜕,放在耳边,摇了三五下,口作蝉鸣声。

侍者一听,豁然开悟。

(说明:“壳”喻“躯壳”即身体,“蝉”喻“灵觉”即法身。)

《达摩大师血脉论》云:“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法宝坛经》六祖云:“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佛门的“慈悲”与“智慧”,我们要真正看到自己的“真心”才能有这样的慈悲与智慧。印广法师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句真话,用《楞严经》来说即:“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用《圆觉经》来说即:“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慈悲”与“智慧”是法华经中“大白牛车”的两个车轮,它可以运载你到无生无灭(常乐我净)的彼岸。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感谢:文章丨心语者图片丨心语者

从空白开始

开始于空白

不二愚舍

佛家

道家

儒家

瑜伽

其它

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