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浅析消渴络病及糖尿病足
TUhjnbcbe - 2024/9/16 0:27:00
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1消渴络病1.1消渴病根源于“糖毒致损”随时代发展,目前临床所见消渴病并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传统的辨证方法由于涉及上、中、下,包含肺、脾、肾诸脏和气血阴阳,辨证用药较繁琐,岳仁宋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三消传统辨证法,提出了消渴病可按疾病的病程、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三期综合辨证。金元医家张从正曾指出“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三消归于火”。导师进一步发展此理论,认为火热发生于消渴早期,临证需把握消渴早期火热炽盛的病机,火热之因包括:情志过极,郁而化火;过食厚味,食郁化火;浊毒壅滞,毒郁化火。此“三把火”燔灼体内,蕴生糖毒而发为消渴,煎灼津液,渐成燎原之势,终致气阴耗损。故导师提出消渴病“糖毒致损,火热炽盛”病机学说,主张“截断糖毒致损”的治疗思路,认为“糖毒”贯穿消渴病始终。导师认为“糖毒”是消渴诸证形成的根源所在,由于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嗜食肥甘等多种原因致使脏腑受损、功能失调而产生,停聚于三焦、脉络、脏腑,具有强烈损伤性、侵袭性,此毒贯穿消渴病病程始终。消渴早期,糖毒致损,诸郁化火,火热炽盛,表现为一派火热之像。中期,火热内灼,耗伤津液,水亏而火愈炽,火盛而津愈伤,阴液渐消,气随津耗,终致气阴两伤。病至晚期,糖毒深入,变证丛生,阴阳俱虚损。“糖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导致消渴病发生、消渴相关变证形成的根结所在。1.2“糖毒损络”病机分析血脉是组成人体基本机构的重要部分之一,《素问·调经论》记载:“人之所以者,血与气耳”,《灵枢·决气》将脉的功能描述为:“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血可营养滋润,脉可约束固护。血脉和利,阴阳和调,精神内守,共同发挥化神、温煦、营养、滋润的功能,肝得气血之濡养而能视,足得气血之充沛而而能步,掌得气血之充盛而能握,指得气血之满溢而能摄。由于糖毒的广泛性、损伤性、侵袭性、缠绵性,糖毒内蕴,停聚于三焦、经络、脏腑,络脉细小,缠布周身,故最早且最易致血脉受损。糖毒久稽,可挟热、挟痰、挟瘀、挟湿,进一步加重血脉损伤。一方面糖毒随气血循行脉中,布散周身,内达五脏六腑,外至肌腠肢节,可直接导致血络受损。糖毒伤血,则血液粘滞,血行缓慢;糖毒伤脉,则脉管滞涩,失于通畅。血络受损,不能内守,则络虚脉阻,络损血溢,不能濡养温煦,表现为肢凉干燥,色紫暗;另一方面糖毒可间接损于血络,“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糖毒阻滞,气血精微运行障碍,不得流通,或因糖毒内耗,致气虚推动无力,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瘀滞于局部,使血脉失于充养,则经脉不利或血脉拘急。若化热又可致络损血溢,成寒又可致脉络闭塞。如《景岳全书·血证》言:“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气血经络受损之处,均可见各种偏废之病。消渴病患者糖毒内留,流窜全身经络血脉,由此导师提出“糖毒损络”理论,血络所及之处,均是糖毒损害之所,尤以细小络脉为甚,最终发为“消渴络病”。1.3“消渴络病”辨析消渴病最易合并络脉损伤,其根源在于“糖毒致损”,病机为“糖毒损络”,最终形成波及全身血络之“消渴络病”,其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也可发生于四肢血脉。为更好指导临床,根据疾病的发展历程,认为其发展经历“络虚-络滞-络瘀-络闭-络损”五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随病情进展,络之损伤日渐深入。络虚即由于糖毒致损,火热耗伤气阴,加之脾不散精,精微不运,血脉无气血津液充养,络脉空虚,又有糖毒内生,浊毒壅滞,精血内耗,复加重其虚损,临证可见疲倦乏力、少气懒言、怠惰嗜卧、机能减退等;络虚则血脉失于约束流通,运血不利,血行渐缓,即成络滞,血不得畅,血为气之母,血之滞涩,则阳气亦难以到达,气机升降失司,可见功能紊乱、感觉异常;血运式微,加之脾虚不运,糖毒、痰浊、水湿等病理产物内阻血脉,煎灼血液,成络瘀之势,表现为局部刺痛、病位固定,甚至出血;进一步发展,瘀滞日渐深入,则血脉闭阻不通,终致络闭,可见机能衰退、剧烈疼痛、皮肤紫暗、感觉丧失;此侵颓之势若不遏止,则成终末之络损,可表现为结构损伤、伤筋损骨、血溢脉外、气血耗散,亦可表现为脏腑衰竭,功能失用。消渴络病以上述五个发展阶段为病情进展过程,可按顺序进展亦可越经传变。同时,临床表现可根据损伤脏腑不同,表现各异,临证需将脏腑辨证与各阶段相结合。损及于肝,则见胁肋胀痛、头目昏眩、口苦黄疸;损及于心,则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损及于脾,纳差腹胀、疲倦乏力;损及于肺,则咳嗽气喘、夜卧难平、反复易感;损及于肾,则腰膝酸软、坐卧不能、夜尿频多、尿如膏脂,甚则水肿。除五脏外,细小孙络所至之处,均是糖毒循行损害易稽之所,目之络损,则可见视力减退、黑影浮动,络损血溢,则可致眼底出血,甚则失明;脑之络损,则可见头晕头痛、语言不利、肢体偏瘫等;四肢脉络戕伐,可见肢体刺痛灼痛、蚁行虫爬感、麻木不仁、异常寒热,甚则肢体坏疽、肌萎缩等。2.消渴络病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2.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血管处于微小动脉与微小静脉之间,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微血管网,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糖尿病相关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于周围血管、心脑血管、肾血管、视网膜、神经组织等,表现为微循环功能障碍,微血管受损。微循环是存在于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构成微循环网,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多种病理损害下,微循环结构破坏、功能调节异常,与组织器官代谢水平不相适应,使组织的物质交换受阻,器官功能失代偿,造成微循环障碍,其病因涉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多元醇通路途径激活、氧化应激反应、蛋白质非酶糖化等多方面。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病变,结构损伤,局部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破裂,致使出血、渗出,基底膜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加之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如血流速减慢、血液高凝状态等)的改变,致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糖尿病相关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组织器官受损,特别是DF发生的根源,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以上损害可使足部温度降低、双足温差增大、足部麻木疼痛、皮肤干燥等,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进一步恶化,血供中断而发为缺血性溃疡,影响神经营养则发为神经性溃疡,或两者兼有。治疗则以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影响血液流变学(抗凝、抗血小板等)为主。2.2络脉与微血管相关性探讨有学者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35],认为脉与血管系统、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从解剖上看具有相似性,并用络脉理论探讨缺血性血管疾病。在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治疗中,导师认为血管与络脉具有相通性,构成了微循环系统,发挥正常的微循环功能,络脉分大络、系络、缠络、孙络等不同结构层次,血管有大、中、小之分,虽不能完全将名称一一对应,但这对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的认识、治疗、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契机。糖尿病高危足主要为微循环障碍,从结构上来看,络脉细小,分布周身,与微血管的分布类似。从功能上看,络脉运行气血,濡养温煦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微循环血液流动,温暖营养脏器组织,带走代谢废物,发挥微循环的正常功能。从病理角度来看,久病血伤逐渐入络,络脉细小,糖毒久稽,日渐损络,终致络瘀络损。长期的高血糖损害,造成代谢产物堆积、循环代谢不畅,致使微血管及周围神经损害。现代研究已证实[36]高血糖环境下,微血管可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这与导师“糖毒”理论存在一致性,糖毒损络,血行无力,脉道不利,久则损阴血伤阳气,终致阴阳俱损。故DF以微循环障碍为主,即为“糖毒损络”。2.3糖尿病足属消渴络病具体到DF,其在消渴病的基础上发生发展,必受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影响,且糖毒损络与高血糖致血管损伤具有相似性。导师既往根据消渴病的病机规律将DF分为三期,分别为血痹期、脉痹期和阴疽期。早期为血痹期,火热耗伤气阴,气阴两亏,络脉不和;中期为脉痹期,阴损及阳,阴血内弱,阳气不足,血虚寒凝,瘀阻脉络;晚期为阴疽期,消渴日久,阴阳两虚,寒凝痰滞,脉络闭塞。为更好指导临床,导师进一步结合络脉理论,从DF分阶段的论治思路细化辨治DF,认为由于足部络脉细小,结构特殊,部位最低,承担全身重量,归属于“消渴络病”范畴,也可从“络虚-络滞-络瘀-络闭-络损”五个阶段进行认识。糖毒致损,火热内盛,日久损阴血伤正气,阴虚则血液煎熬粘滞,气虚则血行无力,脉道不利,络脉虚滞。《灵枢·卫气失常》所言:“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本输注于络脉发挥功能,邪之所伤则输布不行,肢体失养。随着病情进展,气虚津亏损及阴阳,脉络细小行迟,加之足相对手而言属阴,本为阳气不足,阴邪易趋,此时阴血内弱,阳气不足,寒邪凝滞,故在糖毒损阴伤阳之际,血行瘀滞,终致络脉瘀阻,甚则闭塞。由于足部位低,病变难以发觉,易受外伤损害,内外相合,更易发展至络损,最终形成糖尿病足溃疡。病变早期,络脉空虚,可见行走乏力、疲倦少气、皮肤变薄等症状,亦可无明显表现。随着气虚之甚,血瘀之深,络病深入,临床症状则日渐突显。气虚则失温煦、失推动,血瘀则失濡养、失流通,络脉瘀阻,一则阻滞腠理,肢体组织失于濡养,可见干燥脱屑、麻木不仁、皮肤变薄、弹性下降;一则壅阻脉络,可见肌肤甲错、疼痛发绀、痛觉过敏或触觉减退。经络气血运行欠畅,阳气不得布散,可出现足部厥冷紫绀、趺阳脉(足背动脉)微,搏动减弱等,即所谓“不动则厥,厥则寒矣”。以上均属糖尿病高危足阶段,足部发凉、温度下降这一表现尤为突出。若发展至络闭,则疼痛剧烈,皮肤苍白或青紫,甚至肢体坏死。若至络损,则皮破肉腐,筋骨受损。阴阳两虚无力推动,毒瘀互结,郁而化热,蕴而成脓,则可发为疮疡痈疽。若阴阳两虚无力托毒,则可见溃烂坏死,漫肿无头,肉芽色淡,分泌物稀薄等。综上,在糖尿病高危足的病程中,先为络虚,逐步发展为络滞、络瘀,局部症状突出,如不加以干预,则发为络闭络损。气虚与血瘀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故气虚血瘀,络脉失和为糖尿病高危足的基本病机,糖毒损络是其根源所在,故应在理泄糖毒的基础上,重点以益气活血通络为着眼点,截断扭转络病深入,避免络损发生。3.治疗经验探讨由于消渴络病发展经历不同阶段,各阶段又相互影响,故需在理泄糖毒的基础上,详辨络损之因,酌情选择益气通络,活血通络,化瘀通络,开窍启闭等方法,内服外用结合,早期截断糖毒络损。前述络病之治疗活血化瘀必不可少,考虑由于络脉细小,单用草木活血化瘀之品,病重药轻,难达络脉,故应辅以虫类搜剔通络之药物,可酌情选择全蝎、地龙、乌梢蛇、土鳖虫、蜈蚣等搜剔络脉,配合乳香、桃仁、赤芍、没药、怀牛膝、大黄等化瘀通络。《外科真诠·脱疽》认为,脱疽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四余之末,受邪则气血难以周流。糖尿病高危足病位在足,发于四末,药物难以到达,故对其论治,导师尤重局部治疗。导师在消渴络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足部生理病理,认为足部位于人体最下端,是人体的根,为经气产生的根本,易于激发经气、振奋阳气,故遵循消渴病基本病机前提下,着眼局部气虚血瘀,施以益气活血通络之治法,拟方糖足颗粒,治以外用浴足,药物直达病所,充盛皮毛肌腠,破除瘀滞,使络脉充盛,从而使经脉大盛。糖足颗粒以黄芪、当归、川芎、乳香、鸡血藤、忍冬藤、没药等益气活血药物组成,以颗粒为溶质,增加中药的溶解度,最大程度保留有效作用成分。温水融化浴足,可使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被快速吸收。浴足时,药物可作用于局部皮肤、血管和神经组织,使毛细血管得以扩张,加快微循环代谢,加速全身血液流动,缓解血管高痉挛拘急状态,同时药物散布全身而发挥,以达到疏通络脉、通调气血、荡涤浊邪的作用,从而改善肢体远端的微循环状态和神经营养,诚如吴师机言:“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皮肤虽隔,但毛窍却通利,虽未直接达于脏腑,功效却恰达脏腑。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消渴络病及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