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到麦地走了一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棵麦子的麦芒上有几只苍蝇,用手一触,却是干尸。说明已死去多时,却仍在麦芒上,那么,苍蝇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它时候为何仍然在麦芒上,不会掉落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现象。
麦田里的记忆麦田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更承载了许多小伙伴的童年回忆,记得小时候从每年的5月份(阳历)开始,大人们就要在麦田里忙了,先是浇水、除虫,到了6月份就要准备收割了,在大人农忙时,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麦粒和找动物了。
吃麦粒要吃麦子已经完全鼓粒,但植株还是绿色的那种,因为那样的麦粒最甜,水分最大,而且一把麦粒嚼一会就能吹泡泡了(面筋),有时候会偷偷拿一盒火柴,找点干树枝,在地头上烤着吃。
而麦田里除了有可口的麦子外,最多的就属动物了,尤其是在麦子发黄时,去麦田里,能看到在麦穗上游弋的“麦稍蛇”(一般是乌梢蛇和白条锦蛇),它们在麦穗上的目的是为了捕猎来“馋嘴”的鸟儿;在麦丛中,如果你仔细寻找还能发现鸟窝,最常见的就是鹌鹑和野鸡的窝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发现几颗鸟蛋。
除了蛇和鸟外,麦田里也少不了石龙子,它们摇摆着像蛇一样的身体,在麦田里飞快地奔跑着,虽然石龙子有些吓人,但是它们在麦田中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属于麦田的守护者之一。
最后就是昆虫了,在麦田里,最常见的昆虫有三种:蚜虫、瓢虫和食蚜蝇,这三种昆虫均喜欢爬在麦穗上,比较容易被发现,而我们上面说的在麦芒之中的苍蝇尸体其实就是食蚜蝇了。
食蚜蝇为何会死在麦穗的麦芒上?01食蚜蝇
食蚜蝇俗称花虻,是双翅目家蝇亚目食蚜蝇科下昆虫的统称,已知的食蚜蝇有多达个属超过种不同的种类,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南北极除外)。虽然苍蝇让人觉得恶心,而且还是“四害之一”,但其实,这只是说部分家蝇,我们不能将苍蝇一竿子打死。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的苍蝇很少出现在我们家中,反而在自然界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大多数苍蝇以及其幼虫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而食蚜蝇虽然不是清道夫,但是它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的,因为这六千多种食蚜蝇成虫的主要食物就是各种蚜虫(蚜虫有多种)。蚜虫是最常见且破坏力最强的农业害虫之一,俗称“密虫子”,它们一旦在一棵植株上出现,不仅能很快波及到附近的植物,还能迅速的将植物“包裹”起来,这是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年可以繁殖上亿只后代,而且它们还能孤雌繁殖。
在麦田里,蚜虫也是非常猖狂的,尤其是在麦子鼓粒后,会上几次蚜虫,此时如果不处理,麦子将会大规模的减产,想要控制麦田里蚜虫的数量,食蚜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直食蚜蝇一生(其实就短短的十几天)就能吃掉大约只蚜虫,而且食蚜蝇的繁殖能力也强,数量庞大,所以,无害化的灭蚜虫,食蚜蝇非常的关键。
而且食蚜蝇也喜欢吃花蜜,这让它们能够在农田中起到很好的自然传播花粉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所以,农田卫士不仅仅是青蛙、石龙子,还有食蚜蝇。
02食蚜蝇为何死在了麦芒上?
食蚜蝇通常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并产卵,到了5月份是高峰期,此时恰好是蚜虫爆发的高峰期,那么,作为“灭虫高手”食蚜蝇为何会死在了麦芒上呢?有三个主要的因素:
第一:失误。当蚜虫爆发时,麦穗上是重灾区,所以食蚜蝇们会去捕杀麦穗上的蚜虫,但是麦子作为一种植物也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尤其是对种子的保护尤其的明显,这使得它们演化出来布满了整个麦穗的麦芒。
麦芒非常的锋利,记得小时候搓麦子吃,不小心就会被扎一下,所以当食蚜蝇去捕杀蚜虫时,一旦不小心被麦芒刺中了翅膀或者身体,就很难再飞走了,久而久之,风干,变成了“干尸”。
第二:意外。麦子上蚜虫时,农民是不会选择放任不管的,此时农药的喷洒就开始了,一旦农药喷洒在麦穗上,将麦穗上的蚜虫杀死之后,食蚜蝇再飞来将蚜虫吃掉,此时食蚜蝇也会被毒死,这样一些食蚜蝇就留在了麦穗麦芒之中。
因此,如果喷洒农药后,食蚜蝇前来觅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自然死亡。食蚜蝇一年虽然可以发生5代,但是每一代的食蚜蝇寿命其实是相对较短的,它们成虫之后如果正常进食的情况下,寿命大约在14天左右,如果进食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不需要一个星期就会死亡。
所以,当一些食蚜蝇正常死亡时,它们也有可能停留在麦芒之中。至于它们为何没有被风吹落,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大都在麦芒之中,麦芒又比较的密集,恰好挡住了它们的身体,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腿部有很多细小且尖锐的突起,这些突起能够起到抓握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昆虫死后,都是牢牢抓住物体,不容易被风吹落的。
写在最后麦子上的苍蝇其实不是普通的苍蝇,而是主要以蚜虫为食的食蚜蝇,它们有着像蜜蜂一样的身体(贝氏拟态,一个无毒可食的物种在形态、色型和行为上模拟一个有毒不可食的物种,蜜蜂是有螫针的),当然不同的食蚜蝇体色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麦田中的通常是黑色的,腹部类似于蜜蜂的斑纹较浅。
它们之所以死在上面,要么是自然死亡、要么是捕猎时不小心被困,要么就是被药“药”死的。不过,如今麦穗上的食蚜蝇越来越少了,这并不是因为蚜虫少了,而是农药使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