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农田一片沼泽,农民望水兴叹,秋收变秋愁
TUhjnbcbe - 2023/10/18 17:47:00

秋愁(随笔)

国庆节回老家探亲,本想和兄弟姊妹和亲朋好友好好聚聚,可到家这天晚饭时不见几人。问父母,几个兄弟去哪里了?

“他们都去收秋了。满地都是水,收玉米很费力。”父母告诉我。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进村的路上,看到尽是收割玉米的车辆却少见几个人。由于回家心切,没考虑是其中的缘故。听到父母说满地是水,便仔细询问来龙去脉。父母说,中秋节前,我老家连续下雨三四天,庄稼地积满了水。那时,有的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农民兄弟期待过几天再收。哪知,自此阴雨连绵,至今也没有几个好天气,雨水越积越多,低洼处积水半米深。玉米十几天泡在水里,叶子枯萎,本来往上长的玉米穗头朝下,耷拉着头。

要问这是哪里?山东聊城市的南部,与河南省范县毗邻。

罕见的雨水。据九旬高龄的老父亲讲,这是他记事以来的第二次大雨,下那场大雨是他小的时候。

水火无情,人还不能胜天。雨还要下,天气预报说以后十几天还是雨天,秋收变成了秋愁。

愁,着实愁。一愁进地难。道路泥泞,农用机动车难以派上用场。通往耕地的田间小道同样被雨水漫灌,长时间浸泡使得路面松软,车子来回走上几趟轧成深深的沟壑,尽管开足了马力,车轮依然是原地打转。有的还烧坏了电瓶或发动机。我弟自己的三轮车烧坏后又把亲戚的车子借来,其结果一样。请人过来修理,费用多元。这只是能开,诸如倒车提示语没了,仪表数据不显示。

二愁掰棒子难。往常都是机器掰棒子,现在是机器进不了田间,只能靠人工掰了。土地比路还娇贵,脚一落地就会陷进去,想迈出第二步都很难。如果地身长,来回一趟就要半小时。有的玉米倒了,玉米穗淹没水中,需要顺着玉米杆找穗,这哪里叫掰玉米,分明是“摸”玉米。用脚也能想出,深一脚浅一脚地背出一袋子玉米要费多少劲。还有更可怕的是,身上爬满了水蛭,可吓人了。水蛭就是人们常说的蚂蟥,样子十分可恶,甚至令人恶心。这小东西还往人肉里钻,医院救治。

这一难也倒成就一些商家,水靴卖疯了。

三愁雇人难。家家户户都要收玉米,可以说雇不到人,至少很难。有个邻居半身不遂,放话说自己不收了,谁收就是谁的。我问母亲,他不是有儿子吗?母亲说,他儿子租了30亩地,还愁着自己的玉米没法收呢。在外地务工的我表弟回家秋收,他说雇人工钱与玉米等值。他有一块半亩的土地是雇人收的,按去年玉米价格计算可卖元,而雇人花了元,而且自己还要陪着干。如果把自己的价值也算上,等于白忙活。他难以为情地告诉我,如果不收,邻居会说自己太懒,只好硬着头皮收玉米。

愁归愁,收归收,不能睁着眼睛让粮食烂在地里。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面对灾情,农民兄弟开动了脑筋,千方百计把减产降低到最低程度。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创造了秋收方式的奇迹。不是从田间搬运玉米难吗,他们将机动三轮车的一头垫高,在轮毂上焊上几根铁棍,缠上绳子当牵引绳,拴住装满玉米的盆子,只要开动发动机就会把盆子快速拉出。佩服,真是有想法、有办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田一片沼泽,农民望水兴叹,秋收变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