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希理
回顾年,一个纪录片拍摄团队走进深山,探索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他们遇到曾经山野里的猎人,他们全员遭遇蚂蟥袭击,他们的无人机被老鹰击落。但更触动他们的是,大自然给人带来改变,而反过来,人也可以选择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是做掠夺者,还是守护者?
01
渺小的人类
在云南云龙的深山里,拍摄团队的一台无人机被老鹰击落了。要拍一部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你要学会的第一课就是,人类是渺小的。
那是一处海拔米的观测地点,两座山中间的一个山谷。多年前,这里的林木被砍伐,成为高山草甸。
拍摄团队看到开阔的环境,很兴奋,决定使用无人机航拍。刚飞上去没多久,天空中出现一只大鸟,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是老鹰。老鹰转着圈飞,似乎在寻找机会发起攻击。摄影师钟延山正打算把机器飞回来,突然老鹰对着无人机快速飞过去,用嘴啄了一下,他赶紧操控机器降落。
过了一会儿,老鹰好像飞走了,摄影师又把无人机升起来,继续拍摄。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老鹰直接冲了过来,大家都没看清是它用的是爪子还是翅膀攻击的,无人机立即失去平衡,坠落到树林里。山里没有信号,也没有GPS,无人机就这样失踪了。
人类的科技产品在老鹰面前败下阵来。后来当地村民告诉拍摄团队,这里常有老鹰盘旋,是老鹰的地盘,它一定是把无人机当成了入侵者。
摄影师用另一台幸存的无人机拍摄的画面
无人机被击落的这片高山草甸,曾经是茂密的森林。被砍伐后,两边山里的滇金丝猴失去了树木的保护,无法交流种群,基因逐渐退化。年7月,“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绿色公益平台。网友在手机上种下的云杉、华山松,最终会被种在这片高山草甸上,帮助滇金丝猴沟通种群,繁衍后代。
这是纪录片团队的第二站,他们正在拍摄一部关于环境的纪录片,《碳路森林》。导演周轶君想知道,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些词汇例如气候变暖、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的背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能做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我们普通人的环保行为是否真的能够改变整个环境?
这是周轶君的第三部纪录片。年,她拍了一部关于全球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获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年,她拍摄了关于武汉疫情中的逝者的纪录片《断,难舍离》。再之前,周轶君曾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凤凰卫视时事观察员。《碳路森林》中她与任长箴导演一起合作。
这部纪录片里,她第一次把视线聚焦在环境上。在山西长治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周轶君和纪录片团队拍摄了山杏、沙柳的秋季种植;在四川老河沟保护区,他们亲身走进山林,见证了生态修复的效果,还见到了曾是猎人的森林巡护员,听他们讲述自己从大自然的掠夺者变成守护者的故事。
02
走近深山,遇见蚂蟥和羚牛
年10月9日,纪录片团队走进老河沟保护区,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曾经的猎人、现在的巡护员钟俊德,和老河沟保护中心主任、林学专家刘小庚。老河沟原先是一个停伐的林场,现在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片区内有14只大熊猫,还有川金丝猴、羚牛、林麝、亚洲金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这片山林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在这里,生活着全球只野生大熊猫总数中的只。蚂蚁森林里的老河沟保护地、关坝保护地、福寿保护地都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之内,如果你用绿色能量兑换过这些保护地,那你实际上也参与保护了这里的只熊猫。
年里,巡护队收回的红外相机影像里,两次出现了带着幼崽的大熊猫。年3月3日,第10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那天,一位巡护员看到远处树枝上有一团白色,他举起望远镜,看到一只野生大熊猫正趴在树枝上晒太阳,另外一只也爬上树,逐渐靠近树上的大熊猫。
在纪录片里,主持人周轶君问巡护员钟俊德,现在进山的心情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钟俊德说,“现在进山就是,想多看点动物,看看在哪个季节生活到什么程度上。”另一位巡护队员说,“拍到一只熊猫,那高兴得不得了。那几个人把红外相机拿着,翻来覆去地看。”
大熊猫将生殖腺分泌物涂抹在树干上,来标记领地,警告其他同类。这种标记行为也可以用于求偶。
拍摄团队进山那天,山里正下着雨,大家穿着雨衣,走在巡护员们踩出来的小径上。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蚂蟥,也就是水蛭,一种吸血昆虫。拍摄团队在上山前已经收到提示,做了多重防护,包括穿两层袜子,在裤脚缠上胶带密封,再用塑料袋或者防晒袖套把鞋子包裹住。但他们还是很快被蚂蟥突破了。不仅水里,在较深的草丛里,也埋伏着许多蚂蟥,它们随时会钻进人的鞋里、衣服里。
更麻烦的是他们还要涉水。下过雨之后,山里的小溪涨了水,没法像旱季时踩着大石头过河。大家只好把鞋和袜子脱掉,淌水过去。这样一来之前的蚂蟥防护工作都白费了。几位摄影师更是主要的“受害者”。刚过河,摄影师钟延山鞋子还没穿好,一位巡护队员突然喊起来,你看这是什么动物走过的,还是新鲜的!他看到一枚动物脚印。钟延山只穿了一只鞋,立即跑过去拍摄。晚上回到住处,钟延山感到身上痒痒的,脱下衣服,看到了三条吸饱血的蚂蟥,变成手指大小,趴在身上。
除了蚂蟥,这片山林里还有马蜂、*蛇、黑熊等可能带来危险的动物。但是,老河沟保护中心主任刘小庚说,最危险的其实是羚牛,一种最大体重能达到八百斤的动物。据他所知,在以前人们常进山打猎时,只要有羚牛分布的地区,每个县都有被羚牛伤害致死的人。
固定在树上的红外摄像机
有一次刘小庚走在山里的一段下坡路,突然听到有声音,一转头他就看到一头羚牛,已经埋下头,正在向自己冲过来,准备用角攻击。刘小庚还没反应过来,羚牛的角已经距离他不到两米了,他至今都记得那一对牛角的尖上发着寒光。他旁边是断崖,顾不上考虑下面有多高,他一转身栽了下去。从那次起,刘小庚对羚牛的气味特别敏感。这次拍摄时,周轶君和刘小庚一起走在老河沟的林子里,他突然说,他闻到了味道,应该是不久前有羚牛经过。
当然了,拍摄团队也见到了大自然友好的一面。在进入保护区之前的路上,巡护员乘坐的车突然停下来,一位巡护员走下来告诉拍摄团队,对面山上有羚牛。他们往远处山坡上望过去,看到一个白白的轮廓,是一只体型挺大的羚牛。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羚牛看起来很可爱。
巡护队员告诉他们,野生动物现在会出现在海拔更低的地方,是生态恢复的证据。在山里,除了一枚新鲜的脚印,刘小庚还指给他们看一堆羚牛的粪便。他们还在树皮的间隙中发现一撮羚牛的毛,是它蹭痒痒时留下的。
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徒步,他们终于走到红外摄像机的安放点。刘小庚从中调取录像,大家惊喜地看到了羚牛——或许就是留下粪便和毛的那一只,还有川金丝猴、毛冠鹿。
周轶君在纪录片中说,“从城市来到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当中,你会感受到,在这里,动植物才是主人,而我们人类更像是一个访客而已。”
她看到过一段关于大自然的描述,很受触动:一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蕨类植物,但要再过几千万年,才有第一朵花,因为植物要把种子传到更远的地方去,然后才有了果实。这让她意识到大自然是一直在变的,而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也应该不断进化。这也是她拍这部纪录片的目的。
03
大自然知道答案
在拍摄开始之前,周轶君对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概念“坦白说几乎叫做一无所知”。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她从来不怕问愚蠢的问题,她要先理顺自己的逻辑,再用影像与公众沟通。
《碳路森林》拍摄的第一站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9月,当地人开始在山上种植山杏。从镇上的住处到达种植地,开车四十多分钟,周轶君看到四周的山上都是绿色,并不是遍布*土的秃山,她不明白为什么这里还要种树?
当地人告诉她,那些绿色是野草,根系非常瘦弱,无法固定住地上的土。一旦野草枯萎,或者遇到风沙和流水,山上的水土就会流失。只有较大的树木才能长出强壮的根系,固定水土。
周轶君发现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环保变成非常具体的日常工作,而不是情怀。农民们在农闲的时候种树,为了赚工钱,补贴家用。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在给什么机构种树,一些人听说过蚂蚁森林,但从没有在手机上玩过这个“小游戏”。
结束山西之行后,周轶君来到云南的深山,人们在那里种植华山松,再之后她又到内蒙古鄂尔多斯,看到当地人在荒漠中种植沙柳。周轶君发现,这些植物的栽种方式各不相同。在山西种植山杏要在山坡上挖一种“鱼鳞坑”,把土隆起,堆在下坡的方向,让雨水能够留在坑里,灌溉树苗。在内蒙古种植沙柳则要打一个一米多的深坑,天冷之后沙土冻住了,必须用钻土机来挖坑,然后在坑里放两棵树苗,保证成活率。
华山松的种植给周轶君带来更大的触动。她从没想过一棵几十米高的树,在蚂蚁森林里要用克能量才能兑换,但种下去的时候,树苗只有手掌大小。她从种树工人手里接过那个带着土球的小苗,感到手里温温热热的。她真切感到自己捧着的是有生命的东西,像抱着一个小婴儿。
一棵华山松树苗
周轶君感到自己跟土地重新建立起了连接,“我们在城市里面,我们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些没有来处的东西,你去超市干干净净,所有东西都有包装,都没有带着泥、带着土,你不知道它的来处。”当她捧着华山松的温热的小苗的时候,她感到自己与土壤接近了,这带给她一种亲切感、确定感,“它就是让你忽然很清楚这个东西是这么来的,从泥里长出来,它就是给你一种特别大的确定性,就觉得这个道理这个关系是很简单的。”
她想起自己读过的一首诗:出于信任/园丁播下了种子/把它撒入看不见的地方/她相信宇宙会与她心心相印/引领光明穿越寂静的黑暗。她认为这种信任关系就是种植这件事情的本质。
整个拍摄旅途中,她遇见许多在大自然里工作的人,有种树人,也有研究者,这些人也让她感到与城市里的人不同,他们很踏实,也很充实。
比如老河沟保护区的刘小庚,云南云龙保护区的徐会明,他们打破了周轶君对与科学家的既有印象——既不成天关在实验室里,也不是肤色惨白身体瘦弱,“他们那些人都是登山行家、户外运动者,就是特别健康,黑黝黝的、浑身都是肌肉那种,成天在爬山,成天在户外。”
还有一位女性学者,也让周轶君印象深刻。她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观察猴子,一整年住在那里,与世隔绝。她能认得林子里的每一只猴子,知道谁是谁的孩子,谁和谁打架了、交配了,她会指着其中一只说,“这只猴子超帅的!”周轶君感到她对动物和研究工作由衷的热爱,所以她虽然孤单,但是并不寂寞。
滇金丝猴也被称为“仰鼻猴”,这样的鼻子帮助他们减少呼吸阻力、防冻伤
大自然让人专注,拍摄团队的人都亲身体验了这一点。山里没有信号,从保护区驻地到观测点或者种植点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你的注意力从手机那一端的世界被拉回到身边,你会看到一片歪歪扭扭的树,看到地上长满苔藓,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进来。身边的人会给你讲一个“光棍猴”的故事,一只猴子想挑战猴王,但打输了,被逐出猴群,只能到处晃荡。
周轶君回到家之后,与两个孩子分享在大自然里的经历,纪录片剪出来后也给他们看。孩子们很喜欢那些有关动物和植物的内容,今年春天,他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