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胃气不降的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中医常说胃主通降,以通畅为顺,以通为用,即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主要是指胃气向下通畅以传水谷和糟粕的生理特点。

胃位于上腹部,上承食道,下接十二指肠,是一个中空的由肌肉组成的容器。金朝医学家说:“胃者,脾之腑也......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胃为水谷之海,是机体暂时贮存食物的部分,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故被中医称为”太仓“、”水谷之海“,由于脾和胃互为表里,两者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胃与脾一起被称为”后天之本“,故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胃气强盛,则食欲旺盛、纳腐顺畅、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各得所养。

胃为太仓,主要承担着受纳和腐熟水谷的的作用,胃主受纳是指饮食入口经食道进入胃,胃受纳而不拒,所以胃是水谷之海,胃主腐熟,就是消化的意思,饮食入胃,胃便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这是胃的功能之一。

讲解下通降的意思,那胃部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消磨后,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分清泌浊,食物残渣下移至大肠,大肠传化为糟粕经魄门排出体外;其精微物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转输至全身,整个过程是依靠胃气通畅下行作用完成的。故《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气必须往下行的,往下降,才能使腐熟的水谷下行,如果胃气不降,则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见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完谷不化、腹满疼痛,大便秘结等症。如果不降而反上逆,则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过亢,就会出现消谷善饥、行体消瘦等症。或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故《景岳全书》指出:”胃脘痛症,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当以理气为主“。中焦脾胃乃全身气机之枢纽,寒凝伤阳,脾(胃)阳受损,脾虚则中气不举、气化无权,气机运行不畅而致气滞,因此在时应注重调畅气机,顺从脾胃升降之性。脾虚水液运化无力,则湿邪内生,湿阻中焦又进一步阻碍脾之运化,加重脾虚并导致痰浊等新的病理产物生成,使疾病不易速愈。故治疗应健脾利中、理气和胃为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选用的中药分别为:太子参、炒白术、伏苓、广木香、橘皮、清半夏、砂仁、制首乌、生蒲*、白芷、露蜂房、血余炭、凌霄花、虎杖、藤梨根、生薏苡仁、鸡内金、生麦芽、九香虫、水红花子、蛇舌草、草河车、炙甘草。

香砂六君子汤多为温药,方中人参、白术、伏苓、甘草为四君子,健脾益气,促进脾运转功能,其中人参补益脾气为主药;辅以白术健脾燥湿,扶助运化,配以伏苓甘淡渗湿,健脾和胃,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助诸药达补气健脾之功;半夏燥湿制痰,陈皮利气以行痰耳,故曰六君子也。六腑以通胃顺,病有气机郁滞,故用木香、砂仁理气行郁,促进肠胃活动而消除胀满疼痛,其中砂仁性温偏燥,具有健脾消食中化湿止呕之功,理气对于治疗胃脘痛非常重要,广木香、白芷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清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生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生麦芽、鸡内金消食导滞,助消化;九香虫、制首乌和阴益肾、使阳得阴而化生;水红花子、凌霄花、生蒲*、露蜂房活血养血、调血理脉,疏通脉络;另外用了草河车、蛇舌草清热解*;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消除痰湿,促进脾胃运化,使脾气升,胃气降,湿浊化,痞痛消,是治疗脾胃气虚证兼痰湿阻滞的药方,疗效卓著。故明代江南名医吴崑在《医方考》载:“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由此可见,香砂六君子汤有健脾燥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症见胃脘灼热疼痛,食后饱胀,嘈杂似饥,口干欲饮,手足心烦热,心悸体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此系阴液亏虚,不能濡养所致,治宜滋阴健脾,益胃和中,当以益胃汤、麦门冬汤、一贯煎等治之。

胃为水谷之海,肝为血海,脾胃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肝血亦虚,肝血虚则肝失所养,肝气横逆,中焦气机逆乱,气机不调又可加重脾胃之虚。故*教授认为,脾胃之病多致肝郁,应当肝脾同治,常在香砂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疏肝柔肝之品,但因其本为脾虚,故多用轻灵之品,疏肝柔肝而不伤正,药用柴胡、白芍、佛手、郁金之类。

临证随症加减,如兼脘腹胀满、食后腹胀加重、大便不通者,加厚朴、枳实;嗳气反酸,加海螵蛸、浙贝母;胃脘疼痛者,加延胡索、佛手、郁金;胃脘痞闷,甚则隐痛,连及胁肋,加柴胡、白芍,气滞重者并酌加枳壳,取其柴芍六君子汤、四逆散之意;咽喉异物感者,加厚朴、苏梗、桔梗;手足欠温、畏寒怕冷者,轻者加*芪,重者加干姜、桂枝温中补虚;大便溏烂、大便次数多者改炒白术,砂仁,酌加炒扁豆、芡实、莲子等健脾止泻;大便溏烂而便后不净不爽者,则加枳实,重用白术,取枳术丸之意;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睡眠欠佳、心烦多梦者,加合欢皮、莲子、龙眼肉、百合以助睡眠。

因此,胃之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得前提条件,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