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博采众长 [复制链接]

1#
偏方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73601.html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袁铨君绘制《李时珍千山万水博采众长》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甲午岁湖北讲学怀李时珍七律

世上行行出状元,胸怀大志即英贤。

奇经八脉详推考,剖判三才以顺天。

再现神农尝百草,广师野老著鸿篇。

圣门绝学千秋在,只为苍生万古传。

*德劲先生诗评:

读罢彬宇先生的诗作,一股素朴之风,一股倔强之气,一股冲天之志,一股神圣之情,扑面而来,激荡胸怀。古往今来,才智运气超越李时珍者不知凡几,然而能如药圣般专心致志,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中医药事业,不辞苦辛,跋山涉水,亲尝细辨,留煌煌巨著遗泽于世者,有几人也?彬宇先生诗,正要倡此志意,树立高标,而传圣贤美德于后世也。

胸怀大志

“世上行行出状元,胸怀大志即英贤。”甫一开篇,彬宇先生便道出了一个朴素而珍贵的真理:世间千百行,每一行都有佼佼者;而每一行的佼佼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胸怀大志者,都是志在圣贤者。否则不可能有惊世的成就,不可能耐得住这如许磨难。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廿六日(年7月13日)寅时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医院吏目。然而李时珍的从医之路,却大大地走了一个回环,绕了一个大圈。根子在他的父亲。

据史料及有关专家考证,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晚号藏六野人。事迹散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方术传》、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四五《桂岩公诸客传》。

李言闻颖敏向学,博洽经史,以医为业,“每治人疾,以调元保和为主”,是蕲州名医,被康熙《蕲州志》写入了《人物志·方术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父亲李言闻两则治疗验案。

一是李时珍因感冒咳嗽而致骨蒸发热,人们都以为必死无疑,但最后被父亲李言闻用一味*芩汤治愈。《本草纲目》卷十三“*芩”条记载:

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

面对爱子患病生命垂危,多方医治无效后,李言闻改投一味*芩汤,顿时妙手回春。诚如李时珍所赞:“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这则医案,充分显示了李言闻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辨证论治功底。

另一则是荆王府老王妃刘氏中风,不省人事,群医束手,被李言闻用一碗藜芦汤治愈。《本草纲目》卷十七“藜芦”条记载:

我朝荆和王妃刘氏,年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吏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入,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

患者是已故荆和王的妃子,地位尊贵,年老体衰,因中风不省人事,王府里所有医生束手无策。李言闻临危不惧,果断施药,老王妃吐了一口痰,苏醒过来,调理而安,足见李言闻医术精湛,胆大心细。

李言闻帮七十高龄的老王妃渡过了*门关,因此荆王府对李言闻十分看重。顾景星为康熙《蕲州志》写的《李时珍传》中说:“父言闻,……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可能是由于荆王府的推荐,李言闻获得了一个“太医吏目”的从九品官衔。

李言闻可能还为驻劄蕲州的下江防道兵备佥事刘大人治过病。据康熙《蕲州志》卷八《人物志·方术》“李言闻传”记载,兵宪刘公对李言闻非常敬重,不仅为李言闻题了一块“恒堂”匾,还赠了一首诗,诗中说:

折肱君以稔,振物我何能。时闻春有脚,欲向李仙求。

兵宪刘大人把李言闻誉为“李仙”,足见李言闻医术之高超。

从李言闻开始,李家子孙非儒即医,或儒医两兼。万历丁丑(即万历五年,年),李言闻已去世一二十年,友人为李时珍所撰《奇经八脉考》作序(即《奇经八脉考引》),称赞说:“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著述。”文章特别强调了李时珍的家学渊源,“父子”,包括了李言闻、李时珍父子,李时珍出身“世儒”之家、家族“以医”闻名,也是从李言闻开始的。可以说,家学熏陶,以及李言闻积累的人脉资源,为李时珍成长为医圣、药圣,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

然而在生命的最初,父亲是不同意李时珍从医的。不同意来自“苦痛之后的总结”。一是李时珍父亲亲历的苦痛。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医生,在现在看来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但是,在明代,医学被视为方技,医者在三教九流中属于“中九流”,上不了台面。二是李时珍身体病弱,父亲也不想让李时珍如此辛苦,而是改医从文,出仕为官。

万幸亦或是天命如此的是,李时珍志不在科考。自小耳濡目染,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已经深入骨子里。14岁时,李时珍随父到*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其后还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由此毅然决然,弃儒学医,苦研医学。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对父亲表明心志。李时珍自知,在科举时代,他做出这个决定,犹如逆流之船,但他的意志堪比铁石,即便不为世人所理解,也要将人生奉献给医学。

这样的诗句,让人想起伟人那首有名的离乡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坚定的志向一旦立下,整个世界都会让开道路。而人生绝大的幸运便是,早早便立定了志向,清晰了道路,毕生追求,矢志不渝。

曾有一个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鱼。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很丧气。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他心中暗喜,以为是条大鱼,却是一块大石头。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呱呱坠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巧不巧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李时珍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其实李时珍只是发自内心不愿意走科考之路,或是命运之神一定不能让人间少一位药圣罢了。因为凭借李时珍的聪颖与文才,完全可以连考连中。有关李时珍的对联故事也不少。

还没上学,李时珍就已经认了一箩筐的字了。刚入学,私塾先生想考考他,便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还有一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一副上联:“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再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为了玉成这桩婚事,李时珍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出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学究天人

“奇经八脉详推考,剖判三才以顺天。”真正的学问,必然洞彻万物自然之理,学究天人玄微之际。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的研究,正是凸显了这一点。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年),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自《内经》《难经》以来,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颇多研究,李时珍因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故对此详加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并遵经典之旨,采百家之长,参临证实践,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整理和补充。

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其对奇经理论之阐发,为临床从奇经论治提供了依据,尤以冲、任、督、带等脉主证与妇科临床密切相关。而且对气功之研究和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对经络学说之一大发展。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对八脉的循行路线及腼穴,均作了详尽考证、整理和补充。如冲脉的循行路线,《内经》记载至少有5条之多,李时珍确认“其浮而外者”有交会穴的上行经脉1条,即起于胞中,从少腹内部浅出“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还说明冲脉与足少阴、足阳明、任脉联系密切的生理特点。又如带脉循行路线及所分布穴位,《内经》言而未明,《难经》仅曰“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李时珍则确定为“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左右各四,凡八穴。此外,他还分别补充部分奇经的分布路线,如阴维脉补出“上至顶前而终”,阳维脉“上至本神而止”,任脉“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等。

李时珍在整理奇经八脉循行路线的同时,对以往所载腧穴也作了详细考证,既订正或删除重复;又增补不少新穴。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专穴外,其余六经之穴皆交会于十二正经之中。元代医家滑寿《校注十四经发挥》记载奇经八脉穴共个,其中督脉单穴27个,任脉单穴24个,其他双穴90个,但多有重复。《奇经八脉考》订正后为穴,督脉补入屏翳、中枢、会阳(双)穴,冲脉补入气冲穴,带脉补入章门、五枢穴,阳跷脉补入睛明、风池穴,阴跷脉补入照海穴,阳维脉补入臂臑、臑会、目窗、承灵、臑腧穴;并认定阴维脉有14穴,阳维脉有32穴;还纠正了滑寿将居髎归入阴维脉之误,使奇经八脉之穴更为完善。

《奇经八脉考》将奇经八脉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任、督、带的顺序排列,显见其对阴、阳二维的重视。他说:“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并进一步强调:“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明确了阴维、阳维二维脉职司表里营卫,乃气血之维系。其说主要源于《难经·二十九难》之“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及金代张元素阳维病即营卫病之说。但是又提出:“洁古独以桂枝一证属之阳维,似未扩充”,“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所以邪在肌表营卫不和者宜桂枝法;邪在皮毛肺失宣肃者宜麻*法;在半表半里者,宜小柴胡法;邪结阳明燥热者宜白虎、承气法;若邪陷入深,三阴受邪者,又宜区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针对洁古“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之说,李时珍又作了补充,指出:“洁古独以三阴温里之药治之,则寒中三阴者宜矣,而三阴热厥作痛,似未备矣”。认为“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强调治阴维之虚寒腹痛证,应合三阴虚寒辨治。兼少阴及任脉者,投四逆汤;兼厥阴者,投当归四逆汤;兼太阴者,投理中汤。若属阴维实热腹痛之证,宜合三阴热实证辨治。如热痛兼少阴及任脉者,取金铃散、延胡索散;兼厥阴者。取失笑散;兼太阴者,取承气汤。若在表营卫气血虚弱,或在里冲任气血亏损,又宜舍标从本先固气血,选用*芪建中、四物、养营等方。

对于前人论述难于定论者,李时珍往往客观对待之。如有关阴跷脉、阳跷脉“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之说,历来众说纷纭。《灵枢》载“寒则筋急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王叔和强调“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诸病源候论》则谓“脾病困倦而嗜卧,胆病多烦而不眠”;张子和却认为:“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李时珍在认真研究后指出:“数说皆论目闭目不瞑,虽不言及二跷,盖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故认为系后学“可互考者也”。

《濒湖脉学》是李时珍的另一部传世著作,撰*靖四十三年(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五脏平脉、杂病脉象及真脏绝脉等。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者学习脉法之阶梯。

李时珍在书中写道: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濒湖脉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共27种脉象;后一部分系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根据崔嘉彦《四言脉诀》删补而成的《四言举要》,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脉学。《濒湖脉学》对每种脉象,先简明地援引前人之记载,继而以“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或“体状相类诗”栏目,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之特点、鉴别及所主疾病。如对浮脉之论述,首先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体状诗:“浮脉惟以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接着又用简明文字区别各种情况下之浮脉:“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后,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接着又用简明文字说明各种病证中所出现的不同特点的浮脉:“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散劳极。”

李时珍的著作,充分体现了一位医学家、药学家的专业精神,体现了对天、地、人深刻精微的把握。正如彬宇先生所言:“剖判三才以顺天”。当然,对李时珍一生的研究成果来说,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本草纲目》。

剖肝沥胆

“再现神农尝百草,广师野老著鸿篇。”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巨大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据说他看到人们患病,于是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都多亏了茶解*。因发誓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神农无疑是李时珍的榜样。年,是李时珍行医治病的第11个年头。这一年,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结束单纯的行医生涯,将工作重心转向重修医学经典《本草》。

《本草》始见于《汉书?平帝纪》,此后历代中药类书籍大多统称《本草》。光阴流转,朝代更迭,随着每个时代从医人员的补充和完善,医学类书籍的种类日益丰富,如我们熟知的医学经典《*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等。但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撰写者水平的参差,这类书籍通常良莠不齐,有着各自的局限。

前有“读书十年,不出户庭”的博览群书的基础,后有行医十年的临床经验,李时珍在日常的参照、实践中,经常发现许多资料模糊、记载失误之处。如《经史证类本草》自成书多年来,号称集医学之大成,在李时珍的时代已算是最完备的本草书。但李时珍发现此书在药物分类、绘图技艺、药效说明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医书不同于其他书籍,若记录不实,很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李时珍亦深知,在识字率普遍低下的民众间,一幅清晰、精确的药物绘图是何等重要,这会直接导致药草的辨认以及食用。于是,在遥远的紫禁城内,在嘉靖皇帝每日专注修仙炼道、每年为斋醮耗费无数民脂民膏时,按前朝惯例,本该由官府出资邀请天下名医共同完成的本草修订工作,现在由*州李时珍一人承担起来了。

弃文学医后,李时珍苦读医书,随父行医,也在长时间的医学实践中,发现了当时本草学的缺点与谬误,于是决心编撰一部新的本草书。

所谓“本草”,指记载中药药材的典籍。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多年来,历代医家不断查漏补缺,对本草书进行“版本升级”。可到了明代,仍有医者不识药物、不法商人造假的行为。

李时珍说:“医者不识药,只听商人之言;商人又不仔细辨究,把工作推给采送药物的人;采药者多年来的经验不一定可靠,真伪好恶变化莫测。”

有这么一句谚语:“卖药者,两眼;用药者,一眼;服药者,无眼。”意思是,药材的真假优劣,卖药的人最清楚;而看病开药方的医生,大多只知药名,不识药材,所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服药的病人最无奈,他们只能听医生的,开什么药就吃什么药,像是“瞎子”,不知道眼前药材是否靠谱。

为了造福世人,李时珍立志重修本草,并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纲目体”编写世间药材。

35岁那年,李时珍开始著作《本草纲目》,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他参考前人著述多种,删重复、补遗漏、正错讹,又与弟子、儿孙跋山涉水,搜求民间药方,收集药物标本。历时近30年的艰苦,终于著成多万字的《本草纲目》。

为了写这本书,他默默收拾行囊,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或名山大川,或悬崖峭壁,或荆棘丛生之地,或人迹罕至之处,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

他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采访过四方百姓,也效仿过神农尝百草,甚至几次中*,九死一生。因为撰写书籍,李时珍从一个名医变成了一个“半疯之人”,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财富,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只为让百姓以后医病开药时,有方可依,有章可循。

《本草纲目》集中国16世纪前药学之大成,但这部凝聚李时珍一家心血的著作脱稿后,却一度无法刊刻出版,遭到了官府和书商的冷眼。李时珍寻遍各地的书商,都没有人愿意为他刊刻《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之所以难付梓,一个原因是钱文忠等学者推测的——李时珍历经多年修书,口袋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不足以支付刊刻巨著的费用。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著作,不属于当时的畅销书类型,受到学界漠视,书商考虑到利润问题,不想做赔本买卖,不愿为李时珍刊刻,毕竟他写的不是《三年科举五年模拟》。

多次碰壁之后,李时珍不得不回归早年业儒的老本行,他带上《本草纲目》的手稿,前往江苏太仓拜见文坛大佬王世贞,请王世贞亲笔为他作序(“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那时,李时珍年华已老,他性情温和,身材消瘦,醉饮间与王世贞言谈,解开行李,身无长物,只有《本草纲目》数十卷。但此次拜访并不是那么顺利。

或许出于严谨和郑重等缘故,王世贞没有马上提笔为《本草纲目》作序,直到十年后,他才将序文交给年逾古稀的李时珍,并在序中称赞此书“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

有了大儒王世贞的金口加持,南京书商胡承龙终于答应出版这部书。万历二十五年(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史称“金陵本”。《本草纲目》正式出版的时候,李时珍已经逝世三年了。

不久后,明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李时珍之子李建元听说了,带着《本草纲目》和李时珍的遗表进京觐见万历帝,希望得到朝廷支持,公之于众。但万历帝没有重视其成果,只是留下“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的御批,便束之高阁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抱着一腔热血,抱着对历史和苍生负责任的精神,剖肝沥胆,不惮劳苦,李时珍才可以彪炳千秋的事业做下去。这也便是彬宇先生所言“圣门绝学千秋在,只为苍生万古传。”

春蚕蜡炬

回头再看时,李时珍其实同许多其他伟大人物一样,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因为他立了志,拥有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弃考从医是挑战命运,埋头著述也是挑战命运,否则便不会有本草问世了。

年,是李时珍行医治病的第11个年头。这一年,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结束单纯的行医生涯,将工作重心转向重修医学经典《本草》。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李时珍名声越来越大,王孙贵族们也渐渐注意到了他。嘉靖三十年,李时珍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因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李时珍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看重,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并兼管楚王府良医所事务。若常人遇到此等好事,定会毫不犹豫答应。可李时珍却辗转反侧,十分为难。

一方面因为李时珍为穷人看病收费很少,家中已入不敷出,王府工作正解燃眉之急,再加上王府医书和药材资源无数,让他十分向往这个工作;可另一方面,若入得王府便无法再为百姓看病治疗,也就偏离了他学医的本心。楚王看出了李时珍的为难,于是同意李时珍可以在民间坐诊,继续为百姓治病。

在楚王府时期,李时珍名声更盛,被世人誉为“神医”,而这样的名声,也逐渐传到了嘉靖帝的耳旁。于是,嘉靖帝一纸诏书,将李时珍从医院。俗话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李时珍能与父亲一样,医院,说不欢喜那是假的。

他在给嘉靖帝和达官贵人们看病的同时,医院所收藏的大量医书。不仅如此,他还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有所阅览,这些书籍让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学识。可在学习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了现有医书中,存在着大量的漏洞。

医院的李时珍,也渐渐发现,嘉靖帝并没有生病,而是为了长生不老,四处寻觅所谓的“神医”。李时珍劝诫过他,可嘉靖帝依旧以水银炼丹,以硫磺为引,乐此不疲。

李时珍不愿溜须拍马,也不愿人云亦云,更不愿意因此丢弃了自己成为“大国良医”的夙愿。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裸辞”了。

据载,从年开始,到年完成,其间历经27载风雨,经历“前16年,采方问药,广泛收集资料;后11年,厘订纲目,三次修改定稿”,在李时珍61岁时,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撰写。

《本草纲目》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通过引述前人专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张子和汗吐下之法、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使中药理论获得系统整理。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类,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简要论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类,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十一类,凡六十类。每药均标注首载文献出处,若有归类变更或并入某药者,则以校正说明;下设释名、集解、辨题或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栏目解说。“释名”下列举别名,并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产地、品种、形态、采收等;“辨疑正误”对历代本草有疑误者予以辨正;“修治”阐述炮制方法;“气味”阐述药物性味及有*无*;“主治”包括功效;“发明”侧重阐述药性理论、用药要点及李氏学术见解;“附方”广录以该药为主的主治各科病证的有效方剂。

这部万字的皇皇医学巨著,一经问世,蜚声天下。李时珍的同时代人,文坛领袖王世贞在为《本草纲目》所写的序言中大赞:“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见渊海……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年开始,《本草纲目》走出中国,传至日本、欧洲,陆续被翻译成英、德、法等多种译本。当大洋另一面的达尔文翻开此书时,他为书中包罗万象的知识系统所震慑,以至书中许多资料都成为他作进化论研究时的参考。

《本草纲目》被达尔文称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意思很明显,该书成就绝不仅局限在“医学”。李时珍在“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中,不止广泛涉猎历代医典,还参考了许多经史、科学类著作,如《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博物志》、《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等,正如李时珍之子李建元所言:“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但在《本草纲目》兼具医学知识和文史博览的同时,该书最具李时珍神采的当是“以药入诗”,可说是充分发挥了早年积累的文学才华。

中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纵是不识字的贩夫走卒,也常能朗诵一两首流行诗,李时珍为了让人能轻松记住药物性能,常常征引历代名家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王维、苏东坡等,借助名人效应,巧妙化用他们诗词,作为药草性能的诠释和注脚。

比如百合,古史载此物有止泪功效,为形象解释这一药效,李时珍引用唐代王维的诗:“冥收到百合,真使当重肉。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互道珍重,乘舟远去,望着天际孤帆,送行者忍不住流下眼泪……但,李时珍在这里插入广告,若此时怀备百合,便可及时止泪,免得路人笑话。

再如车前子,此物可治眼病,为形象说明,李时珍引用唐代张籍的诗:“开州五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张籍患有严重的眼疾,好友韩愈于千里之外寄赠车前子,李时珍引用此诗便是为了说明,开州五月所产的车前子,治疗眼疾,效果最好。

十数年行医生涯,李时珍行迹遍及全国各地,也异常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目不识丁,封闭自守,远离精英文化,不知何谓诗人、诗词,但在这样的边僻之地,又常常流行着另一种文化,那便是民谣。于是,《本草纲目》中李时珍除了“以药入诗”,还常常更接地气的“以药入民谣”。

比如萝卜,据载可治大麦面*。李时珍便引用一首民谣来证明:“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此民谣的故事背景,讲一个人得了怪病,郁郁寡欢,后在梦中由仙子引到仙殿,经殿中道士指点,此病乃大麦面*,以萝卜入药服用就好啦。

又如一种叫七叶一枝花的药草,长于深山阴湿地,对蛇*等甚有效用,李时珍便引用当地民谣说明其疗效:“七月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

……

诸如此类的引用,《本草纲目》中随处可见。李时珍的征引信手拈来,活泼生动,一改医学书籍给人的肃穆印象。不仅如此,李时珍还运用他颇为擅长的散文,为药草立传,比如《艾叶传》,《人参传》等等,比如他写菊花:“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读起来真是赏心悦目,难怪被人赞为“千古妙文”。

李时珍一生,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其中隆庆以外的另外三任皇帝,说起来那真是一言难尽。

正德皇帝是史上公认的最荒唐的皇帝,嘉靖皇帝暴虐成性,由此造成了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组团谋杀他的“壬寅宫变”,而万历皇帝长年怠*,不上朝,臣属看不下去了,直接批他“酒色财气”……

生于一个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中,李时珍没有身居庙堂之高,自然没有抨击时*的资格,但却不妨碍他身怀兼济天下之心。他不说*客的豪言壮语,只将一生所有心血倾注在那些能救人治病的药草上,最终,他成为了也成就了他自己。

活出自己来,活出精神来,活出君子之风来,活出天地情怀来,活出担当历史、心系苍生上来。李时珍用自己的著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果,也展示了中国“大人”的风采:绝不为小我,毕生付大我。圣门绝学千秋在,只为苍生万古传。彬宇先生的诗,不亦如此乎?

(年秋先生应湖北省之邀主讲《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讲座实况由湖北卫视播出)

————————————————————

张红星教授注:

状元: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摺:“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周家老是兴兴旺旺。”也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英贤: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群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唐·杜甫《喜晴》诗:“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宋·司马光《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王闿运《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八脉:中医的八种脉名,即奇经八脉:阳维、阴维、阳蹻、阴蹻、沖、督、任、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奇咳”。张守节正义引《八十一难》云:“奇经八脉者,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者,皆不拘于经,故云奇经八脉也。”

推考:推求考察;推求查考。《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韬含六籍,推考星变。”《宋书?律历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余日,推考天路。”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朝廷德泽,十不行一,何也?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

剖判:辨别;判断。《淮南子?要略》:“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派别,转变无穷。”

三才: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汉·王符《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摺:“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顺天:遵循天道;顺从天的意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孔颖达疏:“顺奉天德。”《管子?形势》:“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三国·魏·阮籍《通易论》:“季叶既衰,非谋之获,应运顺天,不妄其作。”

野老:村野老人。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鸿篇:巨著;杰作。明·张居正《答廉宪王凤洲书》:“家君在时,曾以祠碑,渎求名笔,荷蒙不弃,贶以鸿篇。”

圣门:谓孔子的门下。亦泛指传孔子之道者。汉·班固《幽通赋》:“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惟我朝诸公为义理之学,髣彿圣门气象尔。”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余近得《颜子》三卷,亦国朝人裒集,虽谓有功圣门,可也。”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周、张、程、朱,在圣门,则德行之科也。”

苍生: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刘良注:“苍生,百姓也。”唐·杜甫《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明·杨慎《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