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胃虚弱,浊毒内蕴,日久形成胃息肉一碗 [复制链接]

1#
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86709297743386&wfr=spider&for=pc

中医学认为,胃息肉当属痞满胃腕痛、积聚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七情内伤等因索损伤脾胃升降、运化、受纳等功能,致痰浊、湿热、瘀血等阻滞中焦,日久积聚而发生息肉。

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升降;肾阳不足,脾胃虚寒,升降失调。脾胃共同完成受纳、运化升降布散之功能,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功能失调,痰湿内停。脾喜燥而恶湿,痰湿即成,易困脾土,使之运化失职,水谷不归正化,津液不布,进一步酿生痰浊。

《证治汇补》曰;“脾虚不运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如此反复,痰湿闲脾更甚,日久脾虚明显痰浊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痰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无处不到;痰性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由“无形浊毒”积渐而成“有形浊毒”,最终致胃息肉形成。可见脾胃虚损贯穿于胃息肉的始终,在胃息肉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胃息肉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脾胃虚弱,浊毒内蕴,日久积渐而成。正气已衰,不可妄用攻伐之品,如活血化瘀之品性味苦寒,易伤脾阳,于病无补,反而加重病情,一定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脾旺则津液输布,健脾益气法既能扶正祛邪,又能阻断浊毒生成,防止息肉复发。

根据本病的病机特点,以扶正化积为治法,临床上可用胃息化积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组成:黄芪、党参、炒白术、积实、鸡内金、陈皮、九香虫、醋莪术、丹参、山慈菇、半枝莲、姜半夏、生薏苡仁、白及、甘草。

湿热盛者加藤梨根,去九香虫,虚寒盛者加桂枝、干姜、熟附子。

方中炙黄芪善入脾胃,补而不腻,补脾益气之要药;党参、白术、甘草取四君子汤之意,益气健脾;加陈皮取异功散之意,使补气而不壅滞,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浊”为阴邪“毒”为热邪,寒热错杂,湿热胶着如油人面,病程缠绵难愈;在补虚旺脾的基础上须化浊解毒,使邪去正安。常用药有:丹参、莪术、山慈菇、半枝莲、九香虫等。醋莪术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丹参与莪术相须为用,治疗癥瘕积聚效果显著。山慈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九香虫辅助君药,加强活血化瘀功效。白及具有护膜作用。姜半夏化痰,鸡内金消积化痰,生惹仁健脾化湿消瘤。

目前,西医治疗胃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活检钳钳除、激光微波切等方法但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镜下摘除息肉后,若患者的正气不足,余邪未去,脾虚浊毒内蕴的状态长时间未得到改善,息肉可能复发。

此时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后续治疗,对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及时的调整,是阻止息肉复发的有效途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